




吡非尼酮(Pirfenidone ,PFD)是一种有效的细胞因子抑制剂,能够通过参与调节某些因子,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导致细胞增殖受抑,基质胶原合成减少。目前发现PFD作用的靶因子主要有以下几种: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l)、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其他炎症因子等。吡非尼酮14年获得FDA批准上市。16年经CFDA批准在我国上市。主要用于轻到中度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那么,吡非尼酮治疗效果好吗?
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临床试验在日本进行,以确定吡非尼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治疗时间为 1 年,共纳入 275 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符合条件的患者被分为 3 组:高剂量(每天 1800 毫克),低剂量(每天 1200 毫克)和安慰剂组,分配比例为 2:1:2。
结果表明安慰剂组 VC明显恶化,与高剂量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低剂量组 和安慰剂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同时,高剂量组无进展生存时间长于安慰剂组。
随后又有两项类似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 III 期临床研究,分别为‘CAPACITY’004 和 006。北美、澳大利亚以及 11 个欧洲国家的 110 个中心参与了这两项研究。受试者为 40-80 岁的轻中度 IPF 患者,吡非尼酮治疗时间为 72 周。
在‘CAPACITY’004 研究中,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吡非尼酮 2403 毫克 / 天组、吡非尼酮 1197 毫克 / 天组或安慰剂组,分配比例为 2:1:2;在‘CAPACITY’006 研究中,受试者随机接受吡非尼酮 2403 mg / 天或安慰剂(1:1 比例分配)治疗。
治疗 72 周后吡非尼酮 2403 毫克 / 天组 FVC% 下降值显著低于安慰剂组。
汇总分析表明经吡非尼酮治疗 72 周后 FVC 下降超过 10% 的人数较安慰剂组降低了 30%;六分钟步行距离下降率降低了 31%,死亡或疾病进展风险降低了 26%
综上所述,吡非尼酮的治疗效果显著,是患者的良好选择。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4年04月12日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12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