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拉替尼(Lorlatinib)是一款针对ALK/ROS1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该药物2014年进入临床试验,主要针对第一代ALK抑制剂克唑替尼耐药和第二代ALK抑制剂色瑞替尼(Ceritinib)和艾乐替尼(Alectinib)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也是目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良药。
在B7461001研究中,295例ALK阳性或ROS-1阳性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每天口服一次劳拉替尼(Lorlatinib)100mg,接触劳拉替尼(Lorlatinib)的平均时间为12.5个月(1天至35个月),52%的患者接受劳拉替尼治疗12个月。患者特征:中位年龄为53岁(19 - 85岁)、65岁以上(18%)、女性(58%)、白人(49%)、亚洲人(37%)和ECOG的表现状况为0或1(96%)。
在295例患者中,劳拉替尼(Lorlatinib)常见的副作用有:水肿(57%)、周围神经病变(47%)、认知效应、呼吸困难(27%)、疲劳(26%)、体重增加(24%)、情绪效应、关节痛(23%)、腹泻(22%)。
劳拉替尼(Lorlatinib)常见的3~4级副作用有:呼吸困难(5.4%)、体重增加(4.4%)、水肿(3.1%)、周围神经病变(2.7%)、认知效应(2.0%)、情绪效应(1.7%)、呕吐(1%)。
在295例患者中,劳拉替尼(Lorlatinib)常见的实验室数据异常有:高胆固醇血症(96%)、高甘油三酯血症(90%)、高血糖、贫血(52%)、AST增加(37%)、低白蛋白血症(33%)、ALT升高(28%)、碱性磷酸酶增加、脂肪酶增加(24%)、血小板减少(23%)、淀粉酶增加、淋巴细胞减少(22%)低磷血症、高钾血症、低镁血症(21%)。
劳拉替尼(Lorlatinib)常见的3~4级实验室异常数据有: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18%)、脂肪酶增加(10%)、高血糖(5%)、低磷血症、贫血(4.8%)、淀粉酶增加(3.9%)、淋巴细胞减少(3.4%)、ALT增加、AST增加(2.1%)、低白蛋白血症、碱性磷酸酶增加、高钾血症(1%)、血小板减少(0.3%)。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1年03月03日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10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