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马替尼药品是由瑞士诺华制药于本世纪初推出的全球首个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抗肿瘤药。FDA于2002年批准伊马替尼用于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治疗,继而在2008年批准已经手术切除胃肠道间质瘤GIST肿瘤的患者术后辅助治疗。
那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效果怎么样呢?
为了有效分析国人复发/转移的胃肠间质瘤(GISTs)患者一线应用伊马替尼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临床研究,对2003年4月至2012年3月接受伊马替尼400mg/d一线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按RECIST1.0版进行疗效评价,根据NCICTC3.0版标准进行毒副反应评价。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层分析影响国人肿瘤进展时间(TTP)和总生存时间(OS)的相关因素。
结果表明:接受一线治疗的复发/转移GISTs患者共105例,中位随访时间126个月(范围:44~348个月),至随访截止日期死亡36例。获CR8例(7.6%),PR62例(59.0%),SD14例(13.3%),PD21例(20.0%);有效率为66.6%,疾病控制率为79.9%。全组患者的中位TTP为61.5个月,中位OS为60.0个月(95%CI:52.1~67.8个月)。
接受辅助治疗与未接受辅助治疗、接受二线治疗与未接受二线治疗的患者比较,中位TTP和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停药3~12个月组与停药3个月内组、未停药组的中位TT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停药3个月内组与未停药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停药3~12个月组与停药3个月内组、未停药组的中位O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停药3个月内组与未停药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主要毒副反应为乏力、皮肤黏膜水肿、白细胞减少、腹泻等,多为1~2级,未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
该研究表明,对于复发/转移的GISTs患者,一线应用伊马替尼400mg/d治疗安全有效。结合中国患者的依从性和经济等因素,是否接受辅助治疗以及是否接受二线治疗对TTP和OS的影响可能不大,而中断治疗超过3个月可能会导致疾病进展,并最终转化为OS的劣势。
注: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医护人员内部讨论,不作为用药依据,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
扫码关注
了解最新国际医疗资讯!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京) - 非经营性-2020-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