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FDA于2007年5月批准坦罗莫司(坦西莫司)用于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坦罗莫司的获批备受肾癌患者的关注,但是目前坦罗莫司并未在我国上市,国内很多患者对坦罗莫司还不是特别了解,下面医伴旅整理了一些关于坦罗莫司治疗肾细胞癌的试验,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它的效果吧。
坦罗莫司是第一个治疗肾细胞癌的靶向药物,也是唯一被批准上市的特异性抑制mTOR激酶的药物(mTOR激酶是调节细胞增殖、生长和细胞存活重要的蛋白质)。坦罗莫司是水溶性的西罗莫司(雷帕霉素)酯化衍生物,西罗莫司能结合于细胞蛋白FKBP12(FK506结合蛋白),形成的复合物能结合mTOR的结构域,阻断mTOR信号,从而抑制蛋白的合成而导致G1期停滞,进而调节细胞循环和血管发生的进程。
体外研究中发现,坦罗莫司可抑制mTOR激酶后导致一定的血管生长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下降,进而阻止新生血管的发展,也是目前惟一能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的药物。
一项关于坦罗莫司的三期临床试验中,纳入了626例来自26个国家209个地区的肾细胞癌患者,随机进入干扰素治疗组(3×106—18×106U,每周3次,SC)、坦罗莫司治疗组(25mg,每周1次,iv)和坦罗莫司+干扰素组(坦罗莫司15mg,每周1次,iv,干扰素6×106U,每周3次,SC)。
结果显示,坦罗莫司(坦西莫司)比干扰素显著延长患者生存率达49%(10.9Vs7.3个月,P=0.0078);在次级评价指标上,坦罗莫司比仅干扰素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病情不进一步恶化)生存期(5.5VS3.1个月,P=0.0001)。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更新于2018年3月23日,FDA说明书网址: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022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