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必速可以用于发热、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中假定真菌感染的经验性治疗,是一款由美国吉德利和迈兰公司研发而成、用来治疗真菌感染的药品,其通用名称为“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也称作安必素、AmBisome,两性霉素B是AmBisome的活性成分,是临床上首个用于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抗生素,可以说是治疗抗真菌病的金标准。
研究94-0-002是一项随机、双盲、比较性多中心试验,评估了安必速ambisome(1.5-6mg/kg/天)与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0.3-1.2mg/kg/天)在687例成人和儿童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患者经验性治疗中的疗效,这些患者尽管接受了至少96小时的广谱抗菌治疗,但仍出现发热。治疗成功需要(a)在中性粒细胞减少期消退发热,(b)无突发真菌感染,(c)患者在治疗后至少存活7天,(d)不因毒性或缺乏疗效而中止治疗,以及(e)消退任何研究入组真菌感染。
AmBisome和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的总体治疗成功率相当。下表汇总了结果。注意:以下列出的类别并不相互排斥。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的经验疗法:一项针对687例患者的随机、双盲研究
|
ambi约3mg/kg/天 |
两性霉素b 0.6mg/kg/天 |
至少服用一剂研究药物的患者人数 |
343 |
344 |
总体成功 |
171 (49.9%) |
169 (49.1%) |
中性粒细胞减少期间发热消退 |
199 (58%) |
200 (58.1%) |
无治疗引发的真菌感染 |
300 (87.5%) |
301 (87.7%) |
使用研究药物后存活7天 |
318 (92.7%) |
308 (89.5%) |
未因毒性或缺乏疗效而提前停用的研究药物* |
294 (85.7%) |
280 (81.4%) |
*分别有8名和10名患者因单独提前停药而被视为失败。
这种治疗等效性与研究前抗真菌预防或合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使用没有明显关系。
经真菌学确认和临床诊断的新发真菌感染的发生率见下表。发现安必速AmBisome和两性霉素B在出现的真菌感染总数方面相当。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的经验性治疗:新发真菌感染
|
ambi约3mg/kg/天 |
两性霉素b 0.6mg/kg/天 |
至少服用一剂研究药物的患者人数 |
343 |
344 |
真菌学证实的真菌感染 |
11 (3.2%) |
27 (7.8%) |
临床诊断真菌感染 |
32 (9.3%) |
16 (4.7%) |
突发真菌感染总数 |
43 (12.5%) |
43 (12.5%) |
相关热文推荐:毛霉菌感染的一线治疗药物安必素疗效和安全性数据!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