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拉唑帕利是一种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通过抑制PARP1和PARP2酶的活性,干扰肿瘤细胞的DNA损伤修复机制,从而导致癌细胞凋亡。临床研究表明,他拉唑帕利对携带BRCA突变的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以及HRR基因突变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具有显著疗效,可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
药品称呼
通用名:他拉唑帕利(Talazoparib)
商品名:TALZENNA
适应靶点
1、PARP1/2酶(参与DNA单链断裂修复)
2、BRCA1/2基因突变(同源重组修复缺陷,HRD)
3、HRR通路相关基因突变(如ATM、CHEK2、PALB2等)
适应症和适应人群
乳腺癌
适用于成年患者的gBRCAm HER2阴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的单药治疗。需通过FDA批准的伴随诊断确认BRCA突变状态。
前列腺癌
与恩扎卢胺(enzalutamide)联用,治疗HRR基因突变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需同时接受GnRH类似物治疗或已接受双侧睾丸切除术。
规格与性状
规格
0.25mg*30粒/瓶;0.5mg*30粒/瓶;1mg*30粒/瓶;
性状
胶囊剂型,胶囊帽与胶囊体颜色因剂量不同而异,胶囊内填充白色至类白色粉末。
主要成分
活性成分:他拉唑帕利甲苯磺酸盐(Talazoparib tosylate)。
辅料:硅化微晶纤维素(sMCC)、羟丙甲纤维素(HPMC)、氧化铁类(着色剂)等。
用法用量
1、乳腺癌
推荐剂量:1mg口服,每日1次,直至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毒性。
剂量调整(根据不良反应):首次减量至0.75mg/日,第二次至0.5mg/日,第三次至0.25mg/日。
2、前列腺癌(联用恩扎卢胺)
推荐剂量:0.5mg口服,每日1次,联用恩扎卢胺160mg/日。
剂量调整:首次减量至0.35mg/日,第二次至0.25mg/日,第三次至0.1mg/日。
3、特殊人群
肾功能不全
中度(CLcr30-59mL/min):乳腺癌减至0.75mg/日,前列腺癌减至0.35mg/日。
重度(CLcr15-29mL/min):乳腺癌减至0.5mg/日,前列腺癌减至0.25mg/日。
肝功能不全
无需调整剂量。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20%)
单药治疗(乳腺癌)
血液学毒性(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疲劳、恶心、头痛、呕吐、脱发、腹泻、食欲下降。
联合治疗(前列腺癌)
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疲劳、低钙血症、骨折、头晕、味觉障碍。
严重不良反应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系白血病(MDS/AML):发生率0.4%,可能致命。
骨髓抑制:需定期监测血常规。
注意事项
血液监测
每月检查全血细胞计数,出现持续血细胞减少时需暂停用药并评估。
胚胎-胎儿毒性
孕妇禁用(FDA妊娠分级D)。
育龄女性及男性需在治疗期间及停药后7个月(女性)/4个月(男性)采取有效避孕措施。
哺乳期
治疗期间及末次给药后1个月内禁止哺乳。
特殊人群用药
儿童:安全性及有效性尚未确立。
老年人(≥65岁):无需调整剂量。
肾功能不全:需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
禁忌症
无明确禁忌症,但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P-gp抑制剂(如伊曲康唑、维拉帕米)
可能增加他拉唑帕利血药浓度,需减量或避免联用。
BCRP抑制剂
需监测不良反应。
恩扎卢胺
联用时他拉唑帕利暴露量增加约2倍。
药物过量
尚不明确。如发生过量,需密切监测并采取对症支持治疗。
药代动力学
吸收:口服后1-2小时达峰,食物可延迟达峰时间但不影响总暴露量。
分布:表观分布容积420L,蛋白结合率74%。
代谢与排泄:极少经肝脏代谢,68.7%经尿液排出(54.6%为原形)。
半衰期:约90小时。
贮存方法
避光,20°C-25°C(允许短期存放在15°C-30°C)。
研发公司
辉瑞(Pfiz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