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苯达莫司汀被用于治疗多种实体瘤,包括乳腺癌、小细胞肺癌,以及多发性骨髓瘤和恶性淋巴瘤的治疗。苯达莫司汀的烷化性和抗肿瘤的双重活性是该药的特点,2-氯乙胺烷化基团、苯并咪唑环和丁酸侧链是苯达莫司汀的三个基本结构,苯并咪唑环主要是细胞毒作用。作为整体,它较其他烷化剂分子更加稳定,引起肿瘤细胞DNA损伤的作用更广泛和更持久。该特殊结构使苯达莫司汀兼具抗代谢类和烷化剂的作用。
苯达莫司汀通过30-60分钟静脉注射,血浆药物峰浓度出现在注射结束时。进入体内后,大部分(约95%)与血清血浆蛋白相结合,尤其是白蛋白,稳态分布容积为20.0-21.0L,只有未结合部分才能发挥药理作用。前期临床试验表明,苯达莫司汀主要在肝脏通过细胞色素P4501A2同工酶代谢,对一些重要的肝酶影响较小,约90%的代谢物通过粪便排泄,只有一小部分经尿液排泄,平均消除半衰期为0.53-0.67小时。
虽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该药发挥抗肿瘤作用的确切机制,但与其他典型烷化剂如卡莫司汀、美法仑和环磷酰胺按相比,苯达莫司汀作用靶点是切除修复通路,而不是错配修复通路,激活DNA损伤应激反应,抑制细胞有丝分裂,细胞被诱导凋亡。它与蒽环类药物及烷化剂只有小部分交叉耐药,因此,对多柔比星和环磷酰胺耐药的NHL患者仍有较好疗效。作为新出现的氮芥类抗肿瘤药物,苯达莫司汀显著提高了患者的耐受性,同时并没有降低临床疗效。
注:以上资讯来源于网络,由医伴旅整理编辑(如有错漏,请帮忙指正),只为提供全球最新上市药品的资讯,帮助中国患者了解国际新药动态,仅供医护人员内部讨论,不作任何用药依据,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
相关热文推荐:淋巴瘤药物——苯达莫司汀(Bendamustine)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2年10月25日,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022249